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节  (第2/3页)
对李承乾说“任人唯才,不限出身甚至性别”,也就他敢这般说了。    连李世民自己都不敢贸然的在朝堂上提出立刻就恢复前隋时的科举取士。    想来想去,李世民觉得也就一句“肆意”可以解释他了。    长孙皇后想了想,笑了起来:“确实是肆意,反倒是徐四娘,虽则艺高人胆大,但是性格真诚,干净得很。”    “肆意好啊,”他是喜欢这样有点性格的青年人的,“年纪轻轻的,没点意气怎么能行?”    而且这样有意气的却偏偏又甘愿在农田里待着,却又更让人觉得欣赏。    长孙皇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道:“陛下可是舍不得放他回江南了?”    “那还是舍得的。”李世民哈哈一笑,他站在东宫高高的台阶上看着远方,拍了一下栏杆:“粮食!粮食才是国之根本呐!”    他还等着周自衡兑现自己的承诺,将江南之地改造为天下粮仓呢!    “他走的那日,让承乾去送送他吧。”    殿内,周自衡关于吐蕃的课程也上了尾声。    李承乾听到原来大唐两条最重要的江流都是从吐蕃发源的,小脸上忧心忡忡:“要是吐蕃给它们断流了怎么办?”    周自衡失笑:“吐蕃现在可还没有这个能力。这个其实并不是如今需要担忧的问题。”    还没到建水库这一步呢。    李承乾这才放心下来。    他描绘着吐蕃在地图上的位置,抬起头来问他道:“周补阙,您觉得大唐与吐蕃之间必然会有一战?”    “必然会有一战。”周自衡颔首,“虽然现在朝堂上下更关注的是吐谷浑,但是臣认为吐蕃必然会成为这一片的后起之秀。”    而且搞不好正是由于大唐与吐谷浑之间的纷争,让他们钻了个空子,才能成长起来。    所谓的猥琐发育。    “吐蕃的新赞普,松赞干布,会是一位厉害的君主。”    后世对历史再不熟悉,也知道大唐文成公主和亲的故事。周自衡知道得多一些,他知道吐蕃与唐朝后来打了好几次仗,绵延百年,只是不清楚其中的种种细节。    但只要看看现在的舆图就知道了。    “大唐、吐谷浑、吐蕃正好三方交界,如果吐谷浑势弱的话,那吐蕃显然不会手软。”周自衡指了指青海一带,“这可是个好地方,外接西域,还可以作为整个西北的屏障。”    这一带现在被吐谷浑实控。    李承乾捏紧了小拳头:“吐谷浑、突厥……大唐的将士一定会踏平漠北,渭水之盟的耻辱要靠血来洗刷!”    周自衡欣然点头。    大唐鼎盛时期的疆土他很满意,既可以去高昌种个棉花,又能让他去岭南种点甘蔗然后培育一下稻种什么的,连占城他都去得,说不定后期还能研究一下那边的橡胶和棕榈。对他这个搞农业的十分友好。    要是能把青藏高原和东南方向的那个岛给囊括进来就好了。    没别的原因,纯粹是他有执念。    不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殿下,这是臣给你上的最后一节课了。”周自衡温声道,“再过几日,臣便要启程去江南了。”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不舍:“周补阙,你不能不去吗?你本来就是在中书省任职,留在长安不是会更好吗?”    周自衡微笑摇头道:“长安固然好,但待在这儿却解决不了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要解决天下事,还是得要到天下去。”    他看着李承乾若有所思的眼神,不免有些同情他。    他富有四海,却偏偏没有自由,失去了随心所欲的权利。    周自衡将李承乾带到那张巨大的世界地图之下,一大一小昂起头来,仰望着它。    这段时间以来,他对他讲了辉煌的古希腊城邦制、古罗马文明的兴衰、一神教在欧洲的崛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