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节  (第2/3页)
开始沉默。    只不过今日,这沉默里头似乎又掺杂了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董兰娘乜了男人一眼:“你看,我就说了吧!”    男人也不由得庆幸起来。    阿智的脸上被他们裹了纱巾,只露出一双眼睛,平日里麻木疲倦的表情里终于多了一丝来自于好奇的鲜活感,看着眼前的一切。    待到时间一到,守城的士兵从门洞里打着呵欠爬出来,也吓了一跳。    骂骂咧咧地开了城门,所有人都动了起来,有骑着驴的,有推着板车的,还有靠着双腿向前跑的,反正每个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向着城外赶去。    “你先往前跑,先占个地儿,我背着阿智再过来。”董兰娘立刻交代男人。    于是,在一家人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之下,他们终于在到达营帐时挤到了最前面的那一波。    前面已经提前拉好了绳索,有一身煞气的金吾卫站在那儿,董兰娘哪儿见过这种场面,差点腿一软跪下了。好在这些金吾卫们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们一眼,然后指了指留出来的通道:    “排队!按照顺序一个一个上去。”    “谁要是插队,大吵大闹,让太医们不高兴了,那便大家都没得看了!”    刚听说排队还在动歪脑筋的一小撮人立刻就老实了。这要是因为自己搞到取消义诊,那绝对是全县的公敌,别想要在这儿混了。    县衙的衙役们也都到了,他们早有准备,敲了一声锣之后便开始喊话:    “一个一个来,别拥挤在这儿!”    “往后退!说的就是你,听不懂人话是吗?往后退!否则别怪老子不客气!”    维持秩序和干杂活儿的人手都有了,场面顿时由一开始的闹哄哄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昨日县令让人送来了一批桌椅,看上去应该是临时找来的,各种款都有。它们被摆放在前面,每个组占一桌,等于总共开了十个就诊点。    徐清麦和严雪文还有几位医师在后面坐着,医工们则在场中巡视。    徐清麦观察着前面这些来求医的百姓们。她没有去纠正金吾卫和衙役们凶神恶煞的态度,这样的场面,只有凶一点才能镇得住。    随着第一个病人的入座,学生们开启了给人看病的第一日。    刘若贤作为组长,肯定得要第一个上。    她今日特意将自己打扮得成熟了一些,甚至伪装了妇人的发型,若不是医学生们的衣服都是统一的,她恨不得给自己整上一套酱色的衣裳。总之,怎么成熟怎么来。    高禹和莫惊春等在后面看得忍俊不禁,但也明白她的顾虑。    医生这行当,是讲究经验的。一个鹤发老爷子和一个妙龄少女放在一起,任谁都会觉得前者才是位神医。也就徐太医,硬生生地凭着一身独辟蹊径的医术闯出了一条路。    刘若贤板起脸,问坐了下来的患者:“姓名和住址报一下。”    这些都是要记录在案的。    “有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的?”    患者如实回答。    “手伸出来,我给你把个脉。”    一套望闻问切的流程下来,刘若贤也对眼前病患的病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她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这个患者就是个普通的热伤风。    “现在虽然热,但是也不要贪凉,尤其是早晚的时候不要洗冷水澡。身体强壮的人还好,但身体弱的很容易便伤风感冒了。”    她看了看对方的穿着,衣服很朴素,身上还打着补丁,想了想,落笔给他开了个葱豉桔梗汤:“你也别去药房了,去找点桔梗来,再去菜地里拔两根大葱,用葱白、生姜、豆豉和桔梗熬汤,喝两天应该就能好很多。”    义诊免费,但药材是需要自己去买的。    那人原本还有些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