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田]医刀在手_分节阅读_360  (第1/1页)
    一张张失了冷静的脸,哭着喊着骂着要求城门守将开门,甚至硬闯,百姓们毫无章法,为了活命,一处不慎,差点动了手。    “别对百姓动手!”    城门守将大喊着,却被砸了一头的臭鸡蛋。    他抹了把脸,将心中的怒气给强行压下去,百姓手无缚鸡之力,他手下是如狼似虎的士兵,即使有着太子杀无赦的手令,他也不敢下令拿人。    矛盾已经激化,若是稍微浇上一盆火油,那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届时京城就真的完了。    然而士兵不退,流血之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宋衡本应该已经北上抗敌,然而京城□□,他终究不能奉旨离开,宋家军各将迅速带兵支援各城。    面对已经失去冷静的百姓,他只能靠武力镇压。    城门前的鲜血还在,带头闹事的人被立刻压倒在地。    可这完全激恼了各界,书生手笔如刀,一片片檄文,言辞犀利毫不留情面,将皇帝骂得狗血淋头,又书生意气集结各大书院坐于宫门之前,定要给个说法。    聿书生所在的国子监还是领头之处,任他爹聿祭酒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    太子终于坚持不住了。    面对众多坚持离京的大臣,还有宫门前已经坐了一日的书生,再加上暴动的百姓,纷乱的谣言,以及随时会爆发的疫病,最重要的是楚文帝一直没有醒。    他的肩膀太累,已经扛不起来。    太子看着桌上那份奏折,回头问应公公,“已经几日了?”    应公公深深叹了一声道:“两日了。”    “舅舅说让我再坚持两日,我已经坚持到了,是不是?”    “是,只是……”应公公看着太子有些麻木的神情,布满血丝的眼睛,心中顿时不忍道,“您已经尽力了。”    “呜呜……”太子哭了,“孤知道我没用。”    “老奴已经通知东宫,保护好太子妃,只是离京之后您又该去哪儿,太子妃月份大了,她行动艰难,怕是不好。”    应公公这么说,太子落笔的手就怎么也下不去。    是啊,他要当父亲了。    京城之外,就是最近的城池都得赶上三日路程,太子妃即将临盆,说不得就得生在路上。    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    太子真是深深的茫然着,一年前他还在东宫中一步三喘不闻宫外事,一年后的今天却要被迫着承担离京避难的罪名,事情发展的太快,他似乎承受不了。    “太子殿下,内阁诸位大臣来了。”门口的内侍禀告道。    太子回过神说:“来催了,他们等不及要出城避难去。”    应公公道:“殿下,您若狠下心,见些血,还可以再坚持多日,至少能等到太子妃临盆,或许那个时候疫病已经有办法了。”    禁军就在太子的手上,又有宋衡手握兵权,太子作为国之储君,只消抓住几个上蹿下跳最厉害的臣子,用高压手段,杀鸡儆猴,便能震慑朝堂。闹事百姓,当以寻事滋事罪名下天牢,严重者杀无赦,剃了些硬茬子,剩下的便不足为惧。    毕竟百姓闹城门也是为了活命,若是因为此事立刻死在屠刀之下,不如留在京中祈祷疫病过去。    “非常时期当用雷霆手段。”    应公公说完,太子的眼眸便深了起来。    很多人都说他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可谁有能知道,他是真的不想见血。    这血只会来自更弱势的百姓和书生,他们何其无辜,只是为了活命而已。    太子有时候在想,若这些人真一心一意想要离京,那便随他们去吧。    然而一旦放开城门,全城逃难,就如应公公所说那个时候太子妃该怎么办,他即将出生的孩子该怎么办,还有病床上的楚文帝,如何移动。    兵者为保卫国家而杀人,可有些时候也不得不调转刀锋,面向守卫之人。    太子心若擂鼓,犹豫不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