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6章 (第1/2页)
她查了历年的相关报道,列出问题,又约人做了采访,把稿子写好以后,先把稿子交了上去。 然后,编辑部进行修改,返回来让她修改。 就在龙思雨修改的时候,编辑妹子忽然敲了她。 “那个……龙老师,宏观组的刘伟老师写了个稿子让我看着办,他这个稿子跟你的很像,你们要不要商量一下怎么办?” 龙思雨心脏漏跳了下。 这个宏观组的刘伟,她不熟,因为业务没什么交叉。但是她知道,这个人高产如母猪。但他怎么会和她的稿子很像? 她问,刘伟那个稿子写了什么,编辑妹子就把文档发了过来。 刘伟给一个她没约到的专家做了个采访,但是里面的内容,就是把她初稿里的内容重写了一遍。 这种事龙思雨从来没遇到过,所以她拿着那个文档去找自己直属上司罗勇,问他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罗勇一看就说:“这王八蛋,又来了。” 龙思雨才知道,这个刘伟的常规操作就是抢别组的题。 怎么抢呢? 比如说,别人约了一个专访,他死活都要跟着一起去。采完以后,他会非常迅速地,不管是机翻也好,凭记忆写的也好,搞一个片段出来。一个开头,或者一个transcript,或者几段话,然后给一个方向指示,就把这个文档直接扔给一起去的那个同事,让人家把后续的事干完。 很多时候,这个transcript甚至都不是他自己写的,是压迫实习生干的。 但是他就是要抢署名,而且从来不提前打招呼。他们编辑,经常被他直接扔一个文档过去,说看着处理一下。 罗勇说:“宏观组编辑私下说,刘伟在组会上报的题,没有一个是他们组范围内的题。产业组那个黄佩珊,因为业务口跟他有交叉,被他搞了很多次。刘伟完全把她当助理用。不过最惨烈的还是杨安琪……” 金融组的姐姐,上个月做了个杂志稿,非常长,写了好几个晚上,半夜十二点半还在发消息。她是和驻花旗国的一个记者合作写的。 那个稿子框架是金融组姐姐的,驻美的记者跑花旗国的一线采访。这样她们合起来写了一个初稿,光是初稿就1.2万字。 这个初稿交了以后,编辑部改完返回来。结果怎么着? 刘伟扒了她这个初稿的完整思路,每个问题都是从她初稿里拿出来的 ,然后拿去跟高盛首席分析师从头做了个采访。 然后他就拿高盛的那个采访,把初稿里已经写完的内容,换了句型又写了一遍。 “杨安琪就这样被他抢了一作。”罗勇苦笑道,“他之前是不怎么看得起我们环科组的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