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4页  (第2/2页)
河边寻了一块石板,搭了一个灶台。盖上石板,点上火,还在石板上抹了一点儿油。    春和记得很清楚,那日纪初霖烤的是从路边农户那里买来的鸡蛋和瓜。食物上撒了花椒、盐,还有葱花,纪初霖用削成薄片的木片一个劲翻动,方便入味,他说这种烤制手法是从一个叫做“日本”的地方传来的。    虽说纪初霖一直抱怨这个年代没有辣椒和孜然,但春和依旧觉得,那日的鸡蛋是自己这么多年吃过的最好吃的鸡蛋和瓜。可惜石板太薄,很快就崩裂,纪初霖的烧烤计划也罢了。    来汴京后春和曾想让纪初霖再做一次,可他一直忙着做生意,街头巷尾也有不少叫卖烤肉的。纪初霖平日也喜欢买街上的烤制食品,一来二去也就忘了。    昨夜春和听着蝉鸣,记起纪初霖曾说过在若干年后的夏天,他最喜欢的就是和室友们呲溜着拖鞋坐在街头的大排档,听着汽车的轰鸣、感受着人声鼎沸,喝着啤酒,吃着烧烤,纪初霖曾说,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大城市中是极难听见蝉鸣的。    春和也就记了起来。    “上一次相公用的石板很快就坏掉了。他说因火太大,且柴火不易控制热度导致石板受热不均又热胀冷缩什么的,我也不甚明白。我想,铁板没那么容易坏掉,用柴火很容易受热不均,但若是用木炭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春和做这个是想——”    “做古镜小憩的特色菜。”    “听来有些意思,但若会做,故梦轩自然会来学。”    春和轻轻笑了笑。    她想到了这一点,也想到了办法。    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故梦轩,烧烤使用的菜品尚未买齐,春和让六子在汴京买了大量做菜用的香料、花椒等。所有香料和花椒都寻人分类磨成了细面。    这个时节已有了鲜藕,春和便又购买了不少的藕和其他蔬菜。买藕的时候春和忽然记起第一次见杨梦笛,那日杨慨请几人在汴京很有名气的清风楼用了一餐,那日桌上摆的是一道冻藕。杨慨说清风楼的掌柜有一个冰窖。    只是老掌柜过世后,清风楼的名气便瞬间跌落三丈,故梦轩挖走了清风楼最好的厨娘,一跃成为汴京最好的酒楼。    到了今年,连清风楼这个名字都不再被人提起,说起“清风”,汴京人知道的不过清风瓦。    昨日杨梦笛说故梦轩的齐掌柜颇有些手段。想到清风楼,春和越发明白这番话的意思。她心中有了个颇为大胆的主意。纪初霖不在,她本想问杨梦笛的意见,杨梦笛却说一切随她,钱在柜中。    春和便去了一趟清风楼,清风楼距离古镜瓦也不算太远。只需要穿过一条小巷,小巷两侧的人户都种了一些树,树木伸出枝桠,给小巷搭建出一道绿色的凉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