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三章 日落  (第2/2页)
贾环的口气,像是有办法。    “可有地图?”    黄凤阁手一挥,沈知就把地图拿来展开。    贾环一看,这也太粗糙了。    “汉武时期,马援将军曾经做过一个东西。”    听到贾环的话,帐中之人都有些迷惑。马援他们都知道,但做了什么东西就不知道了。    贾环不再卖关子:“大将军不妨做一个沙盘。”    “沙盘?”黄凤阁显然没有听过这个词。    贾环说道:“帐中地方颇大,单独划一块出来,把西北战场的地形,用沙子胶泥做出来,做好标识,这样……”    下面的话不用贾环再说了,黄凤阁已经明了。    “可惜没有酒啊!”黄凤阁连拍大腿,颇为遗憾的样子。贾环这一个建议,便是大功一件。    沈知却问道:“大人,喀尔喀那边……”    这才是重点。    贾环却也笑了:“这个难度颇大,几位想必也想过了,不好抓。只是不管是什么人马,都得要补给,水草粮这三样,一样都不能缺!”    看了看地图,贾环说道:“大将军不妨冒个险,在哈密东北设伏。”    帐中又安静了下来,哈密可是准格尔的地盘,在这里设伏,亏贾环想的出来。    黄凤阁脸上阴晴不定,现在已经快打不成仗了,天寒地冻,儿郎们出去一趟,如果没有屋舍,野外一定会被冻僵。    可正如贾环所说,此行虽然冒险,但也不是全无胜算。更何况,兵者诡道,他黄凤阁之前都不敢想的事情,葛尔图也料不到。    这一趟出去,至少要两千人马,动静却又实在太大。    “贾大人,在喀尔喀设伏,可行否?”    贾环说道:“那就要走得更远,派的人手也要更多。”    黄凤阁沉思半晌,方才说道:“先用饭。贾修撰远来辛苦,不妨多休息一段日子再回去。”    贾环点点头:“也可以。”先坐看来,想赶回去过年,基本无望了。    黄凤阁又问道:“关于换亲,贾修撰怎么想?”    终于到了这个话题,帐中之人都不太高兴。    贾环摇头苦笑:“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偏偏有的人又爱财又惜命,结果两边都没沾上。还要仰仗大将军,本官也想着多留一段时日,看看有没有转圜。”    帐中之人都明了,如果黄凤阁能打个大胜仗,顺带俘虏一些蒙古人的高级将领,那就不用换亲了。    黄凤阁放下手中的小刀:“那就过年之前再看吧,也算了了一段香火情。”    过年之前,若是能做成,那便成了;若是没有机会,那换亲之事,黄凤阁也无能为力,贾环就注定要在史书上留上一笔了。    第二天一早,黄凤阁就撒出去了大量的斥候,开始准备只做沙盘。黄金可以不要,但沙盘却可以先做。    贾环却留在帐中,反复看着手里的三国,据说这是当年后金的“内部文件”。    喀尔喀蒙古,库伦。    薛蟠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    这一趟收获颇多,去了一趟恰克图,不但贩卖了茶叶瓷器,还收了大量的皮货,只是现在入了冬,回去之后,要存上几个月慢慢发卖。    给母亲和妹妹都买了一些蜜蜡,薛蟠再次动身,时间不多了,他也要赶回去过年,但愿运河还没有封冻。    紧赶慢赶地到了燕京,薛蟠长出一口气,看来,来得及回家过年了。    京城中,乾清宫里,平治皇帝已经昏迷了两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过不了这个冬天。    王院正正满头大汗地给皇帝扎着针,手都开始颤抖了。    太后皇后太子均在身侧,内阁四人也在。    除了太后之外,其余众人都各怀心思。    元春现在也不敢乱动,只能偶尔去慈宁宫打探一下消息,但太后却迟迟未归。她不敢去乾清宫。    终于,在王院正的银针之下,平治皇帝缓缓转醒。    看到众人俱在的场面,他想起了自己登基前的场景,简直是一模一样。    外面忽然响起了阵阵脚步声,王宣急速走进,见到平治皇帝睁开了眼睛,大喜拜倒:“托皇上洪福,黄大将军在西北大破葛尔图,斩首两万,俘敌五千。”    急报是由王子腾递给王宣的。    接到捷报之后,王子腾也感觉到自己没有时间了。    平治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眼睛开始发亮,对着左右说道:“扶朕起来。”    身边的两个小太监赶忙轻手轻脚地把平治皇帝扶起,靠在龙床上。    只是被扶起,平治皇帝仿佛也用尽了力气。    “存之!”    听到平治皇帝的声音,张庭瞻忙上前说道:“臣在。”等了半天,却也没有听到平治皇帝的下一句话,再抬头一看,平治皇帝的胳膊伸着,已经没了动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