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章  (第2/2页)
:“这个自然!”    李四在李妹儿出事后的两个月间,可谓是处处碰壁。整个县城也只有张挽舟这么个不知轻重的年轻人愿意为他奔走。    这一趟出门又撞回来一个,结果又勾起了他的委屈,话还没说先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谢柏峥无奈地,拿了手帕递给他。    李四受宠若惊地接过,擦了满脸的眼泪鼻涕。霍靖川的眼神在那手帕上盯了一会,又满眼嫌弃地转开。    谢柏峥待李四平静些,问他道:“你可知晓,欺负你妹妹的那和尚是何来历?”    李四一脸茫然。    张挽舟赶紧安抚:“不急,你慢慢想,总能想到一些蛛丝马迹的。”    谢柏峥思索着,重新问道:“你与他说过话,听他口音是本地人氏么?”    李四点头:“是,通州人氏。”    张挽舟赶紧道:“咱们这个地界,同乡不同音,隔着村子都是不同口音,你再仔细想想,他是本县的吗?”    “你想想他是说话是什么腔调?”    李四回忆道:“我常在乡间化缘,也听过不少人说话。那和尚——是陵安县的!大柳村有个好心的婶婶是从陵安县嫁来的,知道我有妹妹,还给我送过一个头花。可是妹儿她……”    李四说着又呜呜哭起来。    张挽舟却问:“贤弟问这些做什么,他已经出了家,知道他从前是哪家的又如何?”    谢柏峥暂时没回答,而是接着问:“他多大年纪,他是何时到慈恩寺的?”    张挽舟好像明白了什么,也看向李四。    李四道:“大约三十来岁,他何时剃度我不晓得,我与妹妹到慈恩寺时,他便已经在了。”    张挽舟恍然:“你是说?”    谢柏峥看向他。    张挽舟缩了缩脖子,“你说,你说。”    谢柏峥一锤定音:“他是逃丁。”    张挽舟震惊:“啊?”    谢柏峥道:“本朝不允许百姓随意出家,他不满三十五岁,陵安县衙没道理不发下文书,要他还俗。”    张挽舟闻言忧愁:“可是县衙若管得了,怎么还能任由他在寺庙里胡作非为?”    “陵安县衙管不了,不还有钦差么?”谢柏峥道:“你二人即刻前往陵安县确认逃户之事,若他当真依照法律要还俗,便将县衙的文书抄来交给钦差大人。”    李四看向张挽舟。    张挽舟皱眉,又放松:“或许可行!只要钦差大人下令,慈恩寺也不敢不放人!这样,便可以对薄公堂,还李妹儿一个清白!”    张挽舟说着恨不得立刻收拾东西,李四也激动得又要哭了。谢柏峥默默退了出来,离开医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