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73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第2/2页)
用设备的人都去哪了?    难道还能自己动不成?    表情有些古怪,王鹏环视了厂房内的布局一眼,看向了陆舟问道。    “今天就开工?”    陆舟点了点头,简单地回道。    “嗯,昨天核工业集团那边把图纸发了过来,我打算先加工一台试试看。”    王鹏忍不住问道。    “可我怎么没看到工人在里面?”    陆舟笑了笑说。    “因为不需要。”    听到这句话,王鹏微微愣了下,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很快,他便明白了陆舟这句话的意思。    只见厂房的另一端,一辆大型物流车停在了卸货点的位置。    随着车上的材料完成了卸货,只见一辆辆avg小型物流车就像是活过来似得,一窝蜂地涌向了那堆材料,抓取、释放等等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看的王鹏的视线都有些应接不暇了。    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那些avg小型物流车就像是工作在血管中的红细胞一样,将材料送到了各个充当“器官”的生产设备上。    不到一会儿的功夫,一张合金板便被加工成了一套流线型的发电机组外壳。然后这具外壳又在agv物流车的搬运之下,被送到了一台工业机器人的旁边。    紧接着,几只充满金属质感的机械臂,对着那具流线型的外壳一阵上下其手,便将稳流器和加热装置等等磁流体发电机组的零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充填了它的内部,然后静静地等待着磁线圈装置送来完成下一步的组装……    工业摄像头和神经网络算法深入到了生产环节的每一处细节中,整个生产线的运转已经完全由ai所支配,每一处生产环节的效率,都在ai的协调下达到了尽可能的最大化。    整个生产线中,唯一需要用到工人的地方,大概便是便是那辆装卸货物的大型物流车了。    站在旁边,目睹着眼前的这一切,即便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多波澜,但王鹏的眼睛却是几乎都要看直了。    好一会儿回过神来,他才轻声感慨道。    “这套设备要是普及了,得多少人失业。”    听到这句话,陆舟笑了笑说。    “你想多了,就算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普及这种设备。而且退一万步,如果哪天这些东西真的普及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生产技术的革新将使得劳动力向更高层次迁移,这在短期内虽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却是文明发展所不得不经历的一环。    就在陆舟还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正巧一名技术员从门口那边走了进来。    “教授,外面有人找您。”    从那上下翻飞的机械臂上收回了视线,陆舟回头看向了那名技术员。    “谁?”    “他们自称是海军装备研究所的,带头的那位好像是张建荣院士。”    张建荣院士?    这个名字陆舟倒是隐约听说过,只是忘了是谁和他提起的。    在他的印象中,依稀记得这位老人家好像是搞船舶动力研究的,和庐阳物质研究所的李健纲院士还是校友。    不管怎么说,人家专程从上京那边赶过来拜访,他还是得尊重一下的。    于是,陆舟依依不舍地从厂房内的那些工业设备上收回了视线,看向了那名技术员说道。    “带我过去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