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页  (第2/2页)
时抬头,一见是慕云殊,他原本严肃的面容上,瞬间柔和了不少。    “云殊啊,这两天身体怎么样?”他连忙关切地问。    慕云殊摇了摇头,“我很好。”    顿了一下,他又问,“父亲怎么突然回来了?”    说起这个,慕羡礼看向慕云殊的神情便又多了几分复杂。    他朝慕云殊招了招手,“来,过来,看看这幅画。”    慕羡礼所说的那幅画,只是当时在京都打印还原的样本。    “这是从京都的那个墓葬里挖掘出来的。”慕羡礼说。    慕云殊随着他手指所指的方向看去,在看到桌上的那副图时,他顿时愣住了。    漆黑的眼瞳里像是流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愕神情。    慕羡礼注意着他的神情,就说,“看来你一眼就看出来端倪了。”    当时慕羡礼在看见这幅画的时候,就觉得这笔法很熟悉,就连里头的有些小细节也很眼熟……而当他在仔细看过这幅画旁边的题字时,他就一下子认出来,这字迹,几乎与自己的儿子慕云殊的笔迹,如出一辙。    但这幅画,却是出自于千年之前的魏朝。    而作这幅画的人,从题字的最后可清晰认出,那原是:慕攸。    慕攸。    慕云殊在看见那幅画上的这两个字时,他瞳孔微缩,一时再难移开自己的目光。    第16章 慕攸其人    慕攸。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慕云殊总觉得这个名字,尤其熟悉。    可细想之下,他的脑海里却又是一片空白。    “云殊,这幅画可算是无价之宝啊。”    彼时,慕羡礼在又将桌上的那幅画打量了一番后,忽然感叹了一句。    这幅画出土时,因为密封得尤其精细,所以算是保存完好。    这幅画名为《游仙图》,画中的十二位仙人栩栩如生,每一位仙人身后依附着的都是北魏的名山,共十二座。    人物与山川紧密相依,似血肉相融。    山河远近,仙人风姿,笔笔精妙,色彩鲜明,令人惊艳。    在这幅画里,可以看见北魏的山河风光,更能看见超乎寻常世事,虚无缥缈的大胆想象。    在此之前,从未有谁见过这样的画作。    而画卷上的题跋经由专门研究魏朝历史的史学家鉴定,确定为北魏最后一位帝王——魏明宗的笔迹。    朱批御笔,记载了魏明宗对于这幅画的大加赞赏,更留有对于作画之人的笔法仍有稚嫩,甚至是一些未曾处理好的细节之处的批评语句,却又言其年纪才十二岁,是待雕琢的璞玉,末尾处,魏明宗还不忘写上一些鼓励之语,表示对其寄予厚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