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九十六章 局势大好  (第2/3页)
抓住孙策问一问他到底给这两位公子灌了什么迷魂药。    不过,此时当着陶商和陶应的面,他只能应道“大公子客气了。些许虚名而已。”    然而,听到他这么说,陶商却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公瑾兄长可是看不起我们兄弟二人?”    周瑜一脸懵逼——我怎么就看不起你们了?    “大公子何出此言?”    然后他就听到陶商道“我们兄弟二人与伯符大哥皆是以兄弟相称,听伯符大哥说公瑾兄长与他亲若兄弟,故而商才以兄长相称。但是公瑾兄长却还称商为大公子,岂不是看不起我们兄弟二人,不愿与我二人结交?不过这也难怪,在徐州,我们兄弟二人是出了名的文不成武不就,似公瑾兄长这般人杰,不愿与我们兄弟二人结交也是正常。”    说到这里,陶商眼中不禁闪过几分黯然。    见状,周瑜彻底无语了。    他倒是有些明白这兄弟二人为何能这么快就和孙策熟悉起来了。    很显然,陶商和陶应虽然是陶谦的儿子,但是两人的确是没有什么才能。    位高而无才,自然容易受人轻视,甚至于,陶谦为了让自己死后还有人庇佑他们,甚至打算把徐州送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导致了陶商和陶应心底是无比的自卑的。    而孙策的性格周瑜很清楚,他就是那种大大咧咧,和什么人都能处得来的人,而且从来不会轻易去轻视别人。正因为如此,被人轻视惯了的陶商和陶应在孙策这里感受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因此才会和孙策这般亲近。    想到这里,周瑜不禁轻叹。    或许,这是上天都想让伯符得徐州吧。    “大公子言重了,瑜只是一时没能改过来习惯罢了。如果两位公子不介意的话,那么瑜以后也与两位公子以兄弟相称。”    听到周瑜这么说,陶商和陶应顿时喜笑颜开。    “我们自然愿意。”    “就是,公瑾兄长的大名我们可是仰慕已久了,曲有误周郎顾,可是连我们也有听说。而且,据伯符大哥说,公瑾兄长可是无数女子的梦中情人呢!”    听到陶商和陶应这么说,周瑜有些无奈的瞪了孙策一眼。    这伯符,还真是什么都说啊!    然后他就听到孙策笑呵呵的接话道“商弟,应弟,我跟你们说,之前我和你们说的可是一点都没有夸张。当初那张家的小姐,可是哭着喊着非公瑾不嫁呢,最后闹得张家家主不得已只能找人到周家求婚,公瑾就是因为这个才从家里跑出来的!”    周瑜刚想走到一边坐下,听到孙策这么说顿时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伯符!”    恼怒的冲着孙策叫了一声,周瑜也有些无奈。    这些都是黑历史啊!    现在周瑜想到那位张小姐还有点心虚。    他这辈子没怕过什么,但是那位张小姐他是真怕了。    有一次他走在大街上差点被那位张小姐带人给劫回家了你敢信?    如果不是周瑜勉强还有一身真气化罡境界的武道修为,当时还真被那位张小姐得逞了!    想想周瑜就觉得恐怖。    当然,周瑜这么抗拒并不是因为那位张家小姐长得不好看,事实上,那位张家小姐虽然性子彪悍了一点,但是人长得却是花容月貌,妥妥的大家闺秀,问题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他周瑜还未闯出一番功业来,岂会沉迷于儿女情长?    想到这里,周瑜念头一动,突然道“伯符,你别说我,我这次出去,可是给你说了一门亲事。”    闻言,刚端起酒碗喝了一口的孙策噗的一声把酒喷了出来。    抹了一把嘴,孙策瞪着周瑜,道“公瑾,你开什么玩笑,什么时候我让你给我说亲事了?”    他这真的是有些莫名其妙了,现在是在徐州,又不是在江东。    周瑜跟他都没什么熟悉的人,上哪去给他说亲事去?    看着孙策狼狈的样子,周瑜微微一笑,道“方才我去糜家赴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