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节 (第3/4页)
曾家村,地理位置偏远,在周围也没有任何交通要道,根本就没有任何发4展的空间。 “我想帮曾家村做点贡献,捐一座小学起来。”曾良君说道。 曾汉民意外的看了儿子一眼,现在儿子的想法确实改观了许多。曾良君最开始的目的很单纯,读书,赚钱,光耀明媚。毫无疑问,这些目标他都已经超额完成了。 从主流的人生意义上面来考虑,他现在的人生目的必须得到改变,得到升华。 曾良君也思考了这个问题,他现在看事情,一般不会从个人的得失上面去看了,因为这些得失对于曾良君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就像一个富翁意外的一千块钱掉了,他甚至不会低头去捡那一千块钱,原因是他弯腰的时间,他就已经赚回来了一千块钱。 倒不是说富翁就一定大方,许多富翁也非常小气,只是他们考虑事情的方式不同了。 第381章远大目标 穷的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曾良君现在还没有那个实力兼济天下,不过兼济一下自己老家,还是能够做到的。 “那就再回去一趟,咱们跟村长商量一下,看他们怎么看。”曾汉民说道。 从上空俯瞰曾家村,能够看到一条白色的玉带从乡道分叉,直接延伸到曾家村的村口。那条白色的玉带,就是刚刚修通不久的村道。 村长坐在旁边的一座小桥的桥墩子上面,吧嗒吧嗒的抽着烟,看着远方绵延到村里面的公路,心里非常滋润,好歹是在他任期内做成的大事。不过村长也知道,他们最应该感感谢的人是曾良君。 村里面通车之后,确实是方便了许多。 以前的那条路,坑坑洼洼,不下雨的时候,满地都是灰,一辆摩托车过去,连人都看不清楚,只能够看到后面的滚滚烟尘。若是下雨,那就更郁闷了,一脚踩下去,泥浆四溅,从乡道走进来满身都是泥浆。 而且,以前的路很窄,若是一辆汽车,前面碰到一部车就特别麻烦,因为只有一条单行道,会车的时候,必须一部车停靠在马路的最边缘,结果要不么在路上的两部车相撞,要么就是退缩到一个角落中等待另外一辆车过去,而在这个过程中,稍微不注意,两车就会剐蹭,或者另外一辆车掉到旁边去了。 就在村长看着那条竣工的道路发呆的时候,突然就看到一辆黑色的小轿车疾驶而来。 村里赚了点钱的人有几个,不过只有曾良君的车是黑色的。 等到那车开到村口的时候,村长终于确定那车就是曾良君的车,他扔下抽了半截的烟,就跑了过去。 在村长的眼中,曾良君就是财神一般的存在,村长自然非常热情,他直接将他们接到了自己家中, 村长家中,两杯苦茶泡上来,三个人就坐在凳子上聊开了。 “现在曾富贵可是收敛了许多,”村长笑道,以前曾富贵在村里是有钱人,一向飞扬跋扈,其他的人多数都是敢怒不敢言,“去年你把曾富贵整治了一顿,他就老实了。” 曾良君笑了笑,他跟曾富贵也没有杀死的冤仇,教训一下就好了,他也不会把曾富贵往死里面逼。 “村长,我这次回来,是想给村里投资一个小学。” “小学?”村长听到曾良君的话,顿时一愣。”恩,这周围村里都没有像样一点的小学,我想建一所。” 原来,村里是有一个小学的,其实说是一个小学,其实就是一个小空场子,一间民房,整个小学容纳的学生也不过几十人而已,而老师也就那么几个。 2 当年曾良君读到一半的时候,小学就办不下去了,那位支教老师老师的身体不行,后来村里的小学就撤了,所有的学生都转到镇上面的一间小学读书。 可是镇上的距离远啊,曾良君每次都要走好几公里的路,早上五点半就出发,才能够到镇上去读书。当年父亲搬到镇上去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三个子女读书的问题。 “可是现在村里的人不多,就算办一所小学,也招不到学生。”对于曾良君的提议,村长很心动,问题是办了小学,来读书的人也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