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节 (第4/5页)
大的受益者却是林辰暮。二十多岁的处或许某些中央部委或省直机关里也有,但二十多岁的处级地方实权一把手,那就真的有些令人惊骇了。他算是比较幸运的了,被苏宏远相中,一步步走到今天,已经是许多人嫉妒眼红的对象了。可真和林辰暮比起来,也黯然失色。 但现在的状况,根本就由不得他反对。先不说高新区的升格原本就是苏昌志下来的主原因之一,在坐的所有常委及委员也都几乎能从中受益。自己硬反对,不仅是于事无补,反倒是会站立在所有人的对立面,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只有傻子才会去做。 而杨卫国选在这个时候征求自己的意见,看似是尊重自己,可实则却有些居心叵测啊! 拿定了主意,乔瑞华就笑着说道:我初来乍到,按理说是没有发言权的,不过如大家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对我们武溪的发展有着极大助力作用的窗口和试验田,副处级确实有些小家子气了,也显不出我们对于高新区的重视和关注。所以,我同意市委的决议。 他这话听起来没什么,可只仔细琢磨琢磨,其中的滋味就出来了。他同意的是市委的决议,而不是高新区升格这件事,所以即便以后有什么问题也和他无关,他只是服从大局罢了。 在坐的各位几乎都是人精,当然能够品出其中的味道,对这个新上任的市长,似乎也多了几分直观的认知和了解。 不过杨卫国似乎并没有想那么多,而是笑着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徐秘书长,就麻烦你起草和准备相关的资料,上报到省里去,尽快将这件事情落实下来。同时,也叮嘱高新区的领导干部,这级别是给他们上去了,他们的工作成绩也相应上去,这才不辜负我们的期望。 邓全忠也笑眯眯地说道:是啊,根据刚刚统计出来的数据看,高新区前三季度就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指标任务。我看,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嘛。加之现在市委市政府不仅是给他们配备了最强的干部队伍,还全体原地晋升一级,给了他们更广阔的平台,明年的任务指标是应该有些大幅的调整了。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众人看着邓全忠的目光都有些复杂。他这几乎是把高新区的主领导干部,尤其是林辰暮放到了火上烤。大幅调整,多少任务指标才算是大幅调整?如果到时候完不成呢?是不是林辰暮这个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就不合格? 傅泽平眉头皱了皱,刚开口说话,杨卫国却笑着说道:呵呵,看来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高新区的林辰暮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是他们高新区自己制定出来的任务目标,大家看看,算不算是大幅调整了。说话的时候,目光还意味深长地看了邓全忠一眼。 邓全忠微微一愣,不由就有些尴尬,晒然笑笑,就端着杯子喝水,神色有些不自然。 徐杰就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分发给所有人,包括列席参加会议的市委委员们。 众人接过来一看,不由都忍不住惊呼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高新区下一年度引进外资的目标为亿美元,引进外地资金的目标为亿元,比起今年整整翻了两番还多。更关键的是,还特地注明签约项目的履约率达到100%。 100%是什么一个概念?那也就是说,但凡签约项目就不能有流产的。而当下全国各地的招商引资潮中,许多看起来很吸引眼球的招商项目,举行过盛大的签约仪式,被媒体争相报道后,往往又在进一步的操作中胎死腹中,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只不过报喜不报忧,许多群众不知道罢了。 这一连串的数字,给众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放卫星。如果高新区明年的任务目标真能完成,那也就是说,明年一年的招商引资金额就已经超过了高新区成立以来的累计总额,这可能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除了惊愕之外,更多的还是觉得,高新区的负责人是不是都太年轻了?怎么做出的事情那么不靠谱? 饶有兴致地看着手上的数据,乔瑞华也不由琢磨起林辰暮这个人来。他没见过林辰暮,不过自从老领导搬来武溪后,他耳边听到最多的,除了杨卫国之外,就是这个林辰暮了。这让他还没有来武溪之前,就对这个年轻的干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