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节 (第6/8页)
税的,李穆移民的国家,税率是3%,等于二三十年就让你把土地房子重新买一遍,还不如70年产权呢。另外还有很多奇葩问题,在国内是完全没碰过的,比如说业主委员会。 在国内的话,这个组织不过是人畜无害管一管请保安清洁的罢了,可是在国外,这个可是能够决定花园里能种什么不能种什么,房子怎么装修什么外观,甚至能不能搬进小区来这样的问题——如果业主委员会不同意,你拿着钱都买不着人家小区的房子,买了以后想在花园种菜,还得躲着人偷偷摸摸种,每隔一两个星期就得给草坪除草,麻烦的要死。所以新出去的移民,一两年之后,很多都会变成五毛。 李穆现在没有和外国银行有什么来往,所以当然只能去找四大行,四大行里面,排第一的当然是工商。本来李穆觉得这事可能还有些波折,到时候还要去和拍卖行交涉。别看那个汉奸赵旺说得多多严重,其实资金证明这些东西,外国也一样不靠谱,谁会为了资金证明不是京城的而是山南省的这种小事就把这么大一笔生意往外推?再说还有马千竹呢,他找的拍卖公司,肯定有关系在里面。 没想到,李穆只不过打了个电话,还是给山南省工商银行的贷款部副主任打了个电话,工商银行那边立即没口子答应了,还立即把电话转过去京城的总行。总行那边没说几句,就表示立即派人过来拍卖会给李穆提供现场咨询。结果李穆这边刚放下电话,那边总行的人就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您要借钱?没问题,肯定没问题!”来者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据说是贷款部的副主任,叫做韩东,平时轻易难得一见的人物。赵旺看见他,腰都快弯到地上了,不过他看见李穆,却是十分的客气,“借多少都没问题,山南省省城支行的信用证可以全部都转过来,什么手续费都不用……当然了,有一点点流程上的问题,我们这儿也需要一点抵押品,正好您那个青花在我们这边,就签了当抵押品怎么样?” 青花?李穆好半天才想起来,的确是有这么个东西在。以前他想要开发虹井路楼盘的时候钱不是很够,就从卢思雅那儿买了一个伪造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拿去做抵押借了一亿多。现在他资金很充裕了,就想把这个假古董拿回来,可是省城支行那边不肯,说想给总行的看一看,为此还答应了李穆很多条件,还约了李穆去他们总行的领导认识。结果到了京城之后,李穆事情太多,把这茬给忘记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李穆还以为总行的工作效率这么高,还想感叹一下果然不愧是世界最赚钱银行。 “这个嘛,能不能用别的抵押呢?我这个可不止一亿啊。”李穆说。本来把这玩意儿拿出来,就是怕被专家发现是假古董,那可就是骗贷款。虽然这个古董并不完全是假的,是用明早期的陶瓷罐子改装的,一般人看不出来,可京城这儿各路专家这么多,万一被人发现了怎么办呢? “相信您在京城肯定不止这么一个用钱的地方吧?别的不说,您在富贵园路开的那个紫竹林,生意就很好啊,以后肯定要扩大营业的吧?餐厅部分是开业了,还有住宿部分呢,要请人、要租房子、要装修,说不定还要建新房子,这都要钱吧?”韩东说,“以后我们的信用证啊贷款啊可以源源不断的开出来,很方便的。再说了,李老板你是作地产生意的,现在京城房地产的生意这么好,李老板你就没点想法?” 第五百四十一章 借款(2) 想法当然是有的,大卞家他们那块地就要五亿,还有那个四合院,也要8000万,加起来差不多六亿了,李穆点点头说:“想法我是有的,还很大呢,这个青花就不够了,所以才想着用别的做抵押品啊。不过呢,我可以把那个罐子寄存在你们银行,但是担保的话,我心里面总有个疙瘩啊,一还不上钱,这东西就不是我自己的了。” “李老板你生意做得这么大,怎么可能还不上款呢?”韩东苦苦劝说,“反正是放在我们银行保险库,抵押不抵押,还不是您一句话,反正您随时都可以去看。”不过看完了能不能拿走而已。要是抵押了,那就不能拿走了。当然,就是没抵押,要拿走也要办很多手续。“不如这样吧,我们不办抵押,办置换。” 那还不是一样,李穆反驳他说:“美国房贷美房利美那么大各公司都还不上钱呢,何况是我。谁没个倒霉的时候。现在房地产是很旺,万一过几年不行了呢?退潮之后,总希望身边能够留下几样东西,比如说这个青花罐子。我是打算用来做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用来抵押,那个太危险了,再说也没几个钱。” “要是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