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6页 (第2/2页)
他说一句话。 直到测试结束,周建都没有从低沉的怒火中脱离出来。 付所对今天的测试作了总结,顺便给出了明天的工作规划。 他说:“明天,我们试试做美国大狗的打滚儿程序,今天大家有空,就多看看美国那只机械狗。” 美国的机械大狗,打滚儿、起立、爪子开门做得格外顺溜。 付所原本没有在这方面一争上下的意思,既不实用,又难免在美国技术面前露怯。 但是,今天沈明洲一套握手程序写出来,他们做的机械犬重力平衡不比大狗差。 那么,依靠核心程序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未尝不可。 于是,人工智能中心愉快的定下了明天的计划,大家心情愉快的收工离场。 唯独周建留到了最后。 “周博,还不下班吗?”研究员离开的时候,发现周建还在设备前研究那段握手程序。 “我再看看,你先走吧。” 对方一走,实验室就安静了下来,仿佛只剩周建的呼吸声。 机械犬的内部代码,周建看了无数次。 架构精妙,程序简洁,响应迅速。 完美的框架让机械犬的一切研究都变得十分顺利。 但是现在,周建看着这些熟悉的代码和一段一段程序,都觉得碍眼。 沈明洲能轻松写出“握手”,他当然能写出“打滚儿”! 周建无比坚信自己的直觉。 在重新看了一遍基础架构之后,他果断选择加班,独自写出新程序,叫付所刮目相看。 “比你强”的评语,简直是周建心里的一根刺。 他在美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终于毕业回国,要的不是这样的结果。 实验室灯光惨白,屏幕的代码密密麻麻。 周建觉得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握手”规则,照搬写出打滚儿的系列动作,不可能困难。 然而,等他敲敲打打,删除重写之后,眼前一片混乱。 不对? 好像不是。 周建写程序的心情变得急躁。 他在删除了无数故障循环之后,总算是将“趴下、侧躺”的程序写完。 虽然,这不叫完整的打滚,但是,对于机械犬来说,可以响应这两个程序应该就能实现类似狗打滚的模样! 即使熬夜熬得头昏眼花,周建的精神亢奋无比! 他果断将核心程序升级,启动机械犬,信心满满的要看机械犬实现他新写的动作。 可机械犬不仅没能像他想象中一样,灵活响应,还在趴下之后,重新站起,并且诡异的重复这两个动作,好像卡壳似的,吓得周建赶紧操控它停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