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页 (第1/2页)
仍旧无法阻止网络上被游戏爱好者抢占话语权。 “我们也要像中国人这样玩游戏!我们的手机大厂在哪里?!” 美国手机大厂在线挠头。 即使有希尔协助调试,阿诺德教授提供建议,也无法帮助美国巨头突破瓶颈。 他们可以算是全息研究的先行者。 自从全息技术雏形的VR/AR诞生,他们就做出了全世界第一台全息概念机。 只可惜,是概念。 功能单一,成像模糊,远远达不到沈明洲演示的效果。 美国巨头不是做不出来,而是,无法与H1平起平坐,更不用谈什么超越、什么改进、什么利用超前的理念,实现全息时代的所有功能。 实验室大屏幕上,仍在播放沈明洲搓麻将的演示动作。 “沈明洲戴的手套是什么?” “控制器,类似触屏笔。”工程师说,“应该是装在指尖或者手掌位置。” “会不会是他们的象棋和麻将有特殊设置,所以全息看起来这么清楚。” “维尔斯,清醒一下,他们演示其他软件也很清楚。” 研究员都快把沈明洲反反复复的动作看得背下来了。 警务手机的全息化已经对他们造成了巨大冲击,如果不赶在H1发布前后,确定新手机的全息效果,他们连概念视频都发不出来。 消费者可以忍受自己钟爱的手机慢一步。 但他们不会忍耐钟爱的手机缺席整个时代! 时间就是研究员和工程师们头上的紧钟,面对上层的加码催促,他们只能无奈的告诉上司。 “抱歉,山姆先生,如果不能和沈明洲或者邵炼取得合作,为今之计,可能只剩挖角了。” 科技业内跳槽现象普遍得像吃饭喝水。 然而跨国挖角,向来只会是中国企业高薪吸引国际人才。 近期,却出现了与众不同的反常现象。 高科和Type手机公司的工程师、研究员,收到了无数豪华升职大礼包邀约。 业内顶尖猎头热情问候,几面之缘的老同学海外来电。 换作十年前,这样的物质诱惑也许能打动不少人的心,漂洋过海赚桶美金。 此时这样的邀请来得毫无吸引力,哪怕不用加班准时休息还带百万年薪,都只能收到员工们的婉拒。 “不了不了,我整天加班都很愉快,我就喜欢996,勤劳致富劳动光荣,拜拜吧。” 电话一挂,继续玩起手上的全息工程机。 美帝主义挖角不就是为了H1吗? 他们这群奋斗在维护一线的研发工程师,肩负着后续更新升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