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堕胎 (第5/10页)
条的地址,女孩来到了一处小别院。 说起来也凑巧,离家并不远,她四处瞧了瞧,见没什么人,便用力敲了敲门,没有回应,再敲还是如此。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突然看见漆黑的铁门旁边,有一个白色的按钮。 余静心下一动,连忙按了下去,十几秒过后,门里传来脚步声,随即从门缝里,露出一张枯槁面容。 “你找谁?”苍老的声音传来。 “呃……”虽然看不大清楚,但老人的双眼混沌,显然已经上了许多年岁。 女孩心中忐忑,不住的吞咽口水。 “你有事吗?”老太太见其不答,微微提高了音量。 余静差点被自己的唾液淹死,末了,终于用力一咽,这才发了声:“我,我有事求您,我需要一种药。” 老太太默然不语,从门缝里打量着她。 半晌才道:“有了?” 女孩连忙点头。 “多少天了?” 余静怕她拒绝自己,撒了谎:“一个多月。” 按照医生的说法,两个多月胚胎发育已经成型,最好做人流。 医生通过医疗用具,将子宫内的胎囊清除,时间不长,直接干脆,而且在麻药的作用下,病人没什么痛苦。 若是药流的话,必须月份要小。 因为药流是通过药物,使得胚胎坏死,脱落。 倘若胎囊过大,容易造成流产不全,进行二次清宫的可能。 两者比较,各有所长所短,大体来讲,药流对人体的伤害较轻,人流是用器械,伸入宫腔,将胎囊刮掉。 手法或轻或重,也说不准。 但是过多的人流刮宫,会使得子宫壁变薄,增大不孕不育的风险。 余静之所以坚持药流,是因为没有家人签字和护理,再来她害怕那些冰冷的器械,而药流按照网上某些过来人的说法,跟来月事差不多,只是比较疼。 老太太略作迟疑,将铁门打开,看了她一眼,语气平常道:“进来吧!” 女孩推开大门,对方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并且不忘记,让其锁好门,余静照做,眼睛止不住的四处打转。 院子不大,没有多余的杂物,屋舍是平顶的。 显然这户人家,人口比较少,跟在对方后面,女孩进了屋。 同小时候住的村屋比较像,东西堂屋,老太太打开了东边的房门。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去:房舍不大,有一排玻璃柜台,里面稀稀落落摆着药盒。 老太太走过去,先是拿出个红色,长方向的包包,示意她将手放上去,跟着开始给她号脉。 两分钟后,她收手,问道:“谁让你来的?” 余静直言不讳,老太太微微一笑,从柜台的下面,取出一个纸包。 打开后,放在其面前,让其看的清楚:这便是打胎药,医院,门诊不方便卖的,她这里都有。 她以前是个乡村野医,起先用的还是大黑丸。 那东西现在已经绝迹,她也与时俱进,搞了些时髦的玩意。 毕竟这东西,要比大黑丸来的快,较为保险,而她退休后,便窝在家里,靠着原本的人脉,接些小活儿。 别人怕担责任,不敢招待的人,她却不怕。 毕竟孤家寡人,靠老天活着,生死有命,毫不畏惧。 告诉了女孩用法,收了钱,老太太看她年轻,定然有难言之隐,才会找到自己。 所以话便多了起来,好心的问她,若是没地方呆,就在这里住下,收费低廉,余静毫不迟疑的拒绝。 她谁也不想见,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女孩感激不尽,随后道了谢,临走时,老太太又给了她一些,小产后的滋养,消炎类的药物,并叮嘱注意事项,最后强调,如果实在熬不住,或者感觉到了危险,一定要打急救电话求助。 余静看她愈加慈眉善目。 简直跟姥姥一样的可亲可敬。 末了,老太太还不忘记,让其守口如瓶。 女孩发了毒誓,才从对方那里出来,双手插着兜,站在马路旁,往西头望去,依稀能看到家门的影子。 在原地发了会儿呆,女孩在附近找了家旅馆,谎报了年龄,编了个,身份证丢失的由头住了进去。 正月十五刚过,年味还没散尽。 谁能想到,会有这样晦气的事情发生呢? 城镇较为保守,流产也不光彩,倘若知道的话,定然不欢迎的。 女孩特地要了个有窗,靠边的房间,有点冷,空调是没有,但不缺电褥子,余静首先打开了开关。 在床边坐了片刻。 房间不大,残留着淡淡的烟草味。 这似乎刺激到了她,女孩干呕两声,忍无可忍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