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发威,升官,感动,懊悔  (第2/3页)
官员点点头道“是,算错了,漏过了这一笔。”    漏过?    宋庠心中冷笑,心想多半是相互勾结,可没想到在唐仁这里被查了出来。    好事啊!    我枢密院扬威了!    宋庠心中得意,可随即就想到了当时的话。    “就翻看了一遍?”    唐仁点点头,很是老实。    他觉得自己学不来沈安的那股正直的气息,所以就只能装老实。    宋庠的眼睛一亮,再问道“就是那个……”    有鸿胪寺的人在,他就隐住了心算的名字。    曹仁抬头笑了,很谄媚,可却多了些东西。    自豪,以及自信。    “是。”    宋庠一下就惊住了。    当初说是让枢密院挑选人手学习心算,他觉得这事儿太漫长,起码得学个半年一年的,就丢给了杜子陵。    昨日唐仁只是牛刀小试,竟然这般厉害?    宋庠激动了。    “你学了多久?”    他记得好像才十多日。    这……    十多日就能培养出一个心算人才?    这个发现顿时就像是核武器般的炸昏了宋庠。    每个衙门最头痛的就是计算、核算,大宋非常大,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让任何一项工作都变得非常的浩大。    而计算、核算就成了一个大问题,枢密院就是如此,拥有一大批专职计算、核算的小吏。    可即便是如此,人手依旧是不够用。    “下官学了十日。”    宋庠觉得自己现在得了痒痒病,却没东西能挠到那个地方,这句话就像是一个痒痒挠,一下就搔到了他的痒处。    “十日?”    他很严厉的问道“若有谎话,老夫这里可不饶人。”    “是十日。”    唐仁很坚定的回答道。    宋庠呆住了,边上那个鸿胪寺的官员大抵也猜出了些什么,同样呆住了。    “老夫有事,你等自便。”    宋庠一溜烟就进了宫,等见到赵祯时,第一句话就是“官家,那心算多教些人吧。”    当初推行心算时,枢密院和三司都有些不情不愿的,赵祯也憋着,就等着心算发威,然后这两家跑来求自己。    按照他自己的推算,这个时间应当得是一两个月,可这才过了多久?    他心中大乐,面上却不显,“为何啊?”    宋庠想起当时的态度,就有些尴尬“……枢密院礼房主事唐仁昨日查出了鸿胪寺的错账,很快。”    赵祯依旧是淡淡的问道“有多快?”    朕也会不爽,不爽就会让你们难受。    宋庠老脸一红,“翻看着就一路算了下去,就像是看书。”    “哈哈哈哈!”    赵祯心中大快,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他当初被沈安憋屈了一次,现在都还回去了,只不过对象变成了宋庠。    宋庠只能是尴尬的站在那里,然后辩解道“初二时沈安在文试上独身击溃辽人,臣当时震惊不已,可事后想来这门秘技定然要多年学习,所以……”    “所以你就觉着此事不着急?你就觉着沈安的秘技有问题?”    宋庠低头,这是认错的姿态。    赵祯乐够了,觉得近期的郁闷都消散了,才说道“唐仁……我记着当初和辽使交涉,半步不退的就是他吧?”    当时唐仁得了沈安的指点,于是就面对辽使的威胁寸步不退,让赵祯印象深刻。    宋庠赞道“官家的记性真好,臣万万不及。”    在枢密院淡然面对下属谄媚的宋庠,此刻面对着帝王也只能低下头。    这就是阶级。    千年以降,无数王朝都用它来维系着国家的稳定。    赵祯微微点头,说道“沈安立功了。”    宋庠苦笑道“是,功劳不小。”    心算所及之处,都是沈安的功劳,这事儿……怪不得所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